机构屡出假阳性报告,市委书记怒斥!坐拥众多机构股东,借壳上市终“夭折”,5年内4次谋求IPO未果

0 Comments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据合肥发布,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4月24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一、加强居民小区管理。小区电梯、单元门把手等易感部位,要加密消杀频次,提高消杀质量,防止交叉感染。居家健康监测的黄码市民,不得出入公共场所,如前往核酸采样点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社区要对小区黄码人员底数清、情况明,逐一做好跟踪防控服务。

二、加强第三方检测机构管理。核酸采样检测必须科学精准,采样试剂必须保证质量,避免测不快、测不准问题,既要防“假阳性”,也要防“假阴性”。市疫防指挥部决定, 在原规定阳性样本必留的基础上,阴性样本也必须留存至少3天,以备复查核对。 合肥市欢迎全国更多实力强、信誉好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入驻合作。

三、加强消杀公司管理。确保及时、全面、规范、有效消杀,如因环境消杀不到位而引发疫情传播风险的,将依法追究相关公司责任。

四、工作日期间,参加核酸采样人员可以“迟到、早退”或请假半天。市属所有单位照此执行,建议驻肥所有单位可参照执行。

五、在肥出租车、网约车和私家车,近期非紧要不前往外省疫情中高风险和敏感地区,确需前往的,要提前通过12345热线报备,返回后严格落实集中医学观察。如违反此要求,引发疫情传播风险的,将依法追究责任。倡导市民近期非紧要不前往疫情中高风险和敏感地区。

六、强化隔离点管理。各隔离点对风险隐患要再次全面排查,如发现问题要立即整改、全面整改、彻底整改。要继续加强所有服务人员专业培训,确保所有工作严守技术规范。所有直接参加隔离点服务人员,一律实行闭环管理。

七、关于全市生活物资保障问题。合肥暂无全域静态管理考虑,全市生活物资储备充足、供应正常、价格平稳。前几天,发现少数市民存在抢购现象。市疫防指挥部建议,如家庭确有需要,可适当储备3-5天的生活必需物资,无需抢购,更不必大量囤积。

此前,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4月23日通报,4月22日, 合肥和合医学检验实验室、合肥诺为尔医学检验实验室,在蜀山区区域核酸检测中, 超能力承揽检测业务、严重超过承诺时间出具检测报告,影响合肥市对疫情形势及时研判,更为严重的是,此前已多次发生类似情况, 有的还几次出具“假阳性”报告,严重干扰了合肥疫情防控大局。经研究,决定对上述两家实验室给予警告,立即暂停两家实验室在合肥市范围内的合作业务,全市各县(市区)、开发区和市直各单位要立即按此要求严格执行。

据公开资料显示,合肥和合医学检验所是隶属于北京和合医学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而北京和合医学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本为7889万元,大股东、实际控制人为李龙江。

坐拥众多机构股东,借壳ST九有“夭折”

查询公开信息发现,和合诊断的股东多达97位,其中第一大股东为自然人李龙江,持股13.25%;第三大股东为自然人杨志诚,持股7.92%;此外, 第四大股东北京国立柏林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持股6.34%,最终受益人也是李龙江和杨志诚。 和合诊断第五大股东、持股6.14%的杭州睿泓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深圳市高特佳弘瑞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杭州睿泓的合伙人还包括上海沪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A股上市公司迪安诊断(300244)(300244.SZ)、高特佳投资、浙江省产业基金有限公司等等。

而在国内资本市场,和合诊断也并非无名之辈。

根据相关公告,和合诊断此前计划借壳ST九有(600462.SH)上市,但最终“夭折”。

2021年7月19日晚,ST九有宣布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李玮、刘志刚等所持有的北京和合医学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不低于51%的股权,同时以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募集配套资金。

事与愿违,仅仅两周之后,2021年8月2日,ST九有宣布终止筹划这场收购。

关于背后原因,ST九有解释为,“由于标的资产股东人数众多,股权结构分散,股东各自利益诉求不一等原因,公司经过多次努力,直至最后时限仍未能与个别交易对方就重要交易条款达成一致意见。为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经审慎研究,公司认为在有限时间内无法满足本次重组事项的相关条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